願景、宗旨、校訓
願景
讓孩子在基督教道理的教育下健康成長,老師以愛心及耐性培育兒童正確的價值觀,與家長協作共同促進兒童的全人發展。
宗旨
基督真理培育健全人格
我們相信培育下一代是上帝交託給我們的使命,亦肯定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於生命的造就及人格的建立,也是對社會實際需要的回應,我們結合事奉上帝、見證主道、服侍人群、造福社會的信念去履行教育的神聖任務。基督徒教師以基督真理教育下一代,效法耶穌愛人的精神,用愛心及耐性培育兒童身、心、靈各方面之發展,期盼與家長一同攜手,讓兒童於正確的價值觀下健康成長,促進服從、虔誠、紀律及自愛等良好行為,讓他們從小嚮往公義,追求真理,得著豐盛的生命。
校訓
「敬畏耶和華,是智慧的開端。認識至聖者,便是聰明。」
創校資料及顧問團隊
創校資料
香港宣教會優質幼兒學校於二零零七年九月開始投入服務。在港已有五十多年歷史的香港宣教會始於一九五三年,教會的發展經歷以下不同的階段:
辦學植堂 ﹝1954-1960﹞、下鄉佈道植堂﹝1961-1973﹞、社會服務植堂﹝1974-1990﹞及宣教和建立子堂﹝1991-1999﹞。
經數十年傳道服務,香港宣教會至今已建立了二十所堂會、五所家庭中心、兩隊家務助理隊及閱覽室等社會服務單位,組織架構完善,管理良好。
顧問團隊
宗教界
- 黎業文牧師
世界華文聖經學院院長
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 - 陳如炳牧師
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牧
建道神學院教牧學碩士 - 劉志良牧師
荔枝角靈糧堂堂主任
匯基書院校監
基督教教育研究院基督教教育博士
基督教高等教育學院教育碩士 - 歐萬斯牧師
國際宣教協會香港區主席
教育界
- 黃寶財教授
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
香港中文大學訊息工程學系
香港學校網絡計劃總監 - 陳美英校長
五旬節于良發小學 - 張小燕教授
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教授
中國香港體操總會主席
亞洲體操協會委員 - 許娜娜女士
香港浸會大學兒童發展研究助理中心主任
課程發展議會幼兒教育委員會委員 - 吳德強博士
香港科技大學導師 - 陳劉斯嫦校長
九龍禮賢學校 - 彭潔茵小姐
資深幼兒教育工作者
香港中文大學幼兒教育碩士 - 黃寶財教授
基督教教育研究院幼兒課程主任
浸會大學教育博士
專業人士
- 梁貴超醫生
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- 何燕芳律師
香港執業律師 - 楊瑞麟先生
資深電視節目司儀
美新立體遠東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
土木工程學士 - 吳淑玲女士
香港基督少年軍總幹事
校監分享
「教育孩子優質的理念」

陳金蓮校監
在中國的《三字經》裡有云:「玉不琢、不成器。」玉要經過悉心雕琢,方能成器。玉石雖有優秀的質量,若不加以琢磨,仍然只是一塊石頭而已。孩子也是如此,雖然他們可能擁有天賦的優良品質,然而卻仍未能成器。我們辦優質教育的目的,就是要求生命有美好的改變,使一個學生能建立起做人的正確準則。人必須有忠誠、公義、信實、良善、愛心等美德,人的言語行為要一致、知行要合一、做人要光明磊落。正如中國人常說:「人無信而不立。」;而印度的瓦魯瓦爾有此格言:「言忠信而行正道者,必為天下人所心悅誠服。」因此父母與教師就是等如工匠一樣,將孩子自幼小便開始進行悉心地加以雕琢塑造。近代兒童心理學家亦重視提倡胎教的工作,當胎兒在尚未出生前,母親便開始對胎兒作出薰陶。《三字經》中有道:「人不學、不知義」。義就是道理、道義、道德,這一切並非與生俱來,乃是自小從父母師長身上學習得來的。學習除了端坐書桌或照書閱讀之外,尚有個人體驗、模擬、感化、薰陶;這些工夫都必須應該自小就培養出來。因此,兒童教育必定是越早越好,從幼小的階段就要為他們奠定良好的基礎。
我們為幼兒預備優質幼兒教育的目的,目的乃是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,人若有了正確的方向,孩子便會在學習中穩步地成長。他們就不會那麼容易被社會不良的潮流文化所影響。就如現在人的價值觀念,不記過去、不想將來、只有今天;不求永恆,但求擁有;不講理想,但求利益;不講對錯。成年人這種只顧此刻享受的人生觀念,容易將孩子帶往一個迷失的境況裡。另一方面,教育的重點就是培育孩子不斷成長,不單有良好的言行品格,並能從小就認識到這位創天造地的獨一真神,透過神的引導,將來使他們不單建立好崇高的品格,並且活出豐盛的生命。

曾麗容校長
校長分享
幼兒教育的教學對象正是社會上最幼小的一群,在這階段的孩子最需要認識甚麼呢﹖
好奇的他們,對身邊的環境、人與物均產生莫大興趣,他們會經常問「這是甚麼﹖」「那是甚麼﹖」「為甚麼﹖」等。要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,本校相信基督教教育最能幫助他們。
教育最重要的目的,是讓人帶來改變。而基督教教育,不僅讓兒童認識聖經真理等「認知性」的知識,給予「知識上的改變」;也包含「情意性」的教導,如:愛心、信心、感恩、喜樂、友誼、認同感等,使其能在「態度上改變」;也涵蓋與人相處的生活「技能性」,如:怎樣幫助人、接納人、教導人和怎樣為己為人祈禱等,有助培養兒童的正確價值觀,是一個「行動上的改變」。
基督教教育更能培育人的意志、辨別是非對錯、學習待人處世、關懷自己的健康及世界發生的事等,當中更強調個人態度和信仰的培育,認識自己和環境、家庭、教會、社會、自然世界及與上帝建立和諧關係等的全人發展。因此基督教教育更勝於一般的現代知識教育。
基督教教育也能幫助人領悟上帝藉耶穌基督顯現的大愛,使人能以信心回應上帝而成為祂的兒女,按上帝的旨意生活,與基督徒群體保持密切的交誼,最終讓人「生命改變」。
故此,本校辦學團體,透過不同專業人士,經多年努力,研發了一套獨創的校本教材,讓兒童從「人與自己」、「人與社會」和「人與世界」的層次中,以聖經故事為核心,認識上帝的創造大能、耶穌基督的生平、聖靈果子等與自己的關係,再結合兒童的生活經驗,讓兒童能循序漸進,從認識自己、欣賞自己的獨特,以至接納和發展自己的能力,建立自信心出發,發展至知道身處環境的不同情況和需要,從而學習表達、溝通與分享,建立尊重與關懷的良好品德,培養與人合作的精神。再而強調他們與自然環境的結合,讓兒童學習運用科技與資訊,知道世界的不同特色和需要,建立獨立思考與解難能力,培養主動探究精神、愛護環境、珍惜資源、體驗和平和共融的社會需要,培養美好德性,發揮個人才幹,作個有責任感的良好公民。
我們堅守聖經箴言22章6節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」的方向,不論在教學設計或各方配置上,均致力培養兒童正確價值觀,促進他們的全人發展,讓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找着自我價值,活中更豐盛和美好的人生。
我們教學團隊願與各位家長攜手合作,同心為建立和守護孩子努力。